長江商報消息 截至24日13時,22日發生在青島的輸油管道爆炸事故已造成系統家具52人遇難,仍有11人失蹤。
  救援仍在進行中,傷亡數字最終為多少,尚無法準確預知。在“柏油路就像紙片一樣被撕碎”的現場描述中,在一張張極具衝擊力的現場圖片中,那原本庸常生活著的52條生命,也許連痛苦都沒來得及感知,其命運就被突如其來的爆炸撕得粉碎。之於心有餘悸的當地居民而言,恐怕沒有什麼能夠比這場爆炸更能讓其感受到生命的渺小和不確定。只是需要追問的是,究竟是生命原本渺小,還是漠票貼視風險的責任觀將生命推至風險的前沿?
  漏油發生距離爆炸7個小時,對於避免一場災難而言,7個小時早已足夠。但在油味到處飄的鄰近街道,卻未見任何應急性的處置和疏散工作,直至爆炸發生。事後,中石化稱第一時間通知了消防和110,並通知了區政府;而市政府表示,在10點鐘爆炸之後才知道漏油事故。這意味著漏油上報的各環節銜接存在問題,無論責吳哥窟任在哪一方,疏忽和麻痹,都可以坐實。這一環節的責任缺失,應是事故問責不可迴避的關鍵之處。
  在應急疏散缺失之外,必要的追問還在於,一場輸油管道的爆炸為何能夠輕易剝奪52條生命?輸油管道存在易燃易爆危險,國際國內對於輸油管道與居民區或人群密集點的距離,都有相應的規範和要求。青島爆炸事故發生後,不少人質疑管線是否與居民區靠得太近,而事故發生地區的多數黃島區居民,甚至對於街道下埋著輸油管道的事實毫不知情。在漏油持續7票貼個多小時的前提下,如果沒有這種不知情,民眾自發的撤離是否可能?
  青島市政府稱,輸油管道與居民點符合安全距離,只是與市政管網交錯之後進入市政管網導致起火。如果輸油管道的鋪設,確實符合安全標準,那意味著輸油管道與市政管網的規劃衝突,是爆炸發生的重要因素。而根據報道,輸油管道建設在前,市政管網在後。市政管網的建設是伴隨著城市擴展而拓展的,這就涉及到城市規劃問題。在對事故原因的梳理中,很多人提到輸油管道老化的問題——因為緊挨街區,輸油管難以更換。對當地市民而言,風險可能時時刻刻埋支票貼現藏在他們腳下。
  有如那些在街上行走突然陷落的案例,我們會帶著對風險社會的無助感,來談論類似連奔逃都來不及的未知爆炸。對於這腳底下的未知風險,事發地市民當然不應該不知情,但這僅僅意味著政府告知義務的缺失,而非他們自身對於風險缺乏防範意識。風險社會下,人免於恐懼的自由,很大程度上要靠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政府的安全監控來實現,或者從更長遠的角度說,要靠政府對一座城市的安全規劃來實現。這種安全意識,必須以人的生命為最高標準;而讓人在未知風險的環繞中有安全的屏障,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救援現場有老人因暫住證過期無法領飯,這一行為曝光後很快被當地糾正。但如果事故救援本著人的視角,而非僵化的管理模式,這樣的鬧劇本不會發生。這進一步說明,青島爆炸事故從醞釀到發生,企業生產和政府部門處置中人的視角的缺失,是最根本性的歸因。對中石化和當地政府而言,要走出爆炸的陰影,反思必須徹底。
  ■ 本報評論員熊志  (原標題:青島爆炸事故 反思必須徹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c90zckyj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